会议还讨论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观测方案及2+26城市跟踪研究工作。
强化水十条治理行动的同时,第四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早已结束进驻。随着近年来环保政策的密集发布,水环境产业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。
另据媒体9月27日报道消息,公开资料显示,截至2017年1月,财政部入库PPP项目中,环保类项目占全部入库项目总数的21.55%,该类项目中涉水项目(包括污水处理、供排水、水环境综合治理等)占比最高,超过80%。新组建的8个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陆续进驻吉林、浙江、山东、海南、四川、西藏、青海、新疆(含兵团),对上述省(市)开展环境保护督察。业界分析普遍指出,当前已走过了大家普遍垢病的头痛医头,脚痛医脚的单体项目治理阶段,进入水环境综合治理阶段。2016年是大规模实质性推动的第一个整年,2017年则是完成阶段目标的关键一年,因此今年水环境产业无疑将更上层楼。当前,我国处于水污染控制的重大战略转折期。
受益于PPP项目逐步落地,水处理板块一季度营收增速为超过50%,净利润同比实现大幅增长。E20环境平台合伙人肖琼预测,2017年万亿级水环境治理项目市场将释放,今明两年将有更多百亿级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出现。七是督查小散乱污企业整治情况。
四是督查道路扬尘控制措施。多部门联手协作,联防联控,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执法惩处力度。为确保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,重庆市将重点督查10个方面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。目前,各区县空气质量改善进展不平衡、夏秋季臭氧超标、冬季细颗粒物(PM2.5)超标等问题。
突出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,进一步控制工业污染。重点督查火电、水泥、钢铁、有色金属冶炼、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企业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。
一是督查高排放车辆整治与执法。九是督查执法惩处力度落实情况。加强对城市建成区餐饮业、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职工食堂、建筑工地食堂排放油烟污染的执法监管,查处长期油烟污染扰民、排放污染物不达标、油烟净化装置闲置等违法行为。重庆市将启动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,重点督查10个方面。
重庆9月29日消息 来自重庆市环保局的消息,截至9月27日,重庆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31天。加快淘汰黄标车,重点抽查柴油车,严厉打击不达标车辆和冒黑烟车辆上路行驶的违法行为。五是督查堆场扬尘控制措施。按照谁堆渣谁负责,谁的土地谁负责,谁许可谁负责的原则,明确责任划分,能清理的堆场立即清理,不能清理的落实覆盖等措施。
两增方面,重庆市将突出联防联控和综合应对,进一步增强监管能力。加强施工扬尘管理,重点督查房屋建设和市政工程施工、市政管网施工、园林绿化施工、土地整治及土石方施工等工地,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,责令控尘不达标的工地停工整改。
十是督查人工增雨作业措施按照谁堆渣谁负责,谁的土地谁负责,谁许可谁负责的原则,明确责任划分,能清理的堆场立即清理,不能清理的落实覆盖等措施。
突出预警预报和污染分析,进一步增强科研能力。四是督查道路扬尘控制措施。九是督查执法惩处力度落实情况。两增方面,重庆市将突出联防联控和综合应对,进一步增强监管能力。为确保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,重庆市将重点督查10个方面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。加强施工扬尘管理,重点督查房屋建设和市政工程施工、市政管网施工、园林绿化施工、土地整治及土石方施工等工地,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,责令控尘不达标的工地停工整改。
十是督查人工增雨作业措施。五是督查堆场扬尘控制措施。
多部门联手协作,联防联控,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执法惩处力度。二是督查打击销售不合格燃料的行为。
一是督查高排放车辆整治与执法。三是督查施工扬尘控制措施。
突出施工扬尘和道路保洁,进一步控制扬尘污染。突出露天焚烧和餐饮油烟整治,进一步控制生活污染。重庆市将启动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,重点督查10个方面。突出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,进一步控制工业污染。
加强对城市建成区餐饮业、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职工食堂、建筑工地食堂排放油烟污染的执法监管,查处长期油烟污染扰民、排放污染物不达标、油烟净化装置闲置等违法行为。为明确行动任务,重庆市将深化蓝天行动四控两增措施。
六是督查工业大气污染防治措施。加快淘汰黄标车,重点抽查柴油车,严厉打击不达标车辆和冒黑烟车辆上路行驶的违法行为。
八是督查生活污染防治措施。四控方面,突出车、船、油、路,进一步控制交通污染。
七是督查小散乱污企业整治情况。重点督查火电、水泥、钢铁、有色金属冶炼、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企业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。督促其配套污染治理设置并确保设施稳定运行,一旦发现污染直排或者设施运行不正常的,立即责令停产整治。督促有条件的区加大地面人工增雨作业频次,确保大气污染物浓度得到有效降低。
加强油库、加油站销售的车用油品质量监管,严厉查处、曝光销售不合格油品的违法行为。重庆9月29日消息 来自重庆市环保局的消息,截至9月27日,重庆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31天。
目前,各区县空气质量改善进展不平衡、夏秋季臭氧超标、冬季细颗粒物(PM2.5)超标等问题。重点督查落实道路冲洗、清扫保洁作业质量规范,以克论净开展考核
检查发现的全部问题实行拉条挂账式管理,重拳打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,持续保持对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,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,为河北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提供强有力的执法保障。期间,共检查排污企业约1.5万家,发现存在问题企业2388家。
网友点评
已有0条点评 我要点评